远程工作三年,我的颈椎比代码先崩了

远程工作三年,我的颈椎比代码先崩了

站长可乐
8月4日发布

1. "自由职业"的真相:自由地24小时待命

三年前辞职时,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:

  • 在海边咖啡馆优雅地敲代码
  • 每天自然醒,穿着睡衣开工
  • 工作时间自由,想摸鱼就摸鱼

现实是:

  • 客户总在凌晨三点发需求:"这个很简单,今天能搞定吗?"
  • 生物钟逐渐向吸血鬼靠拢
  • 我的床、书桌、马桶形成了稳定的「三点一线」

最可怕的是——我的活动范围,从"公司-家"变成了"床-电脑-冰箱"


2. 程序员职业病大赏

(1)颈椎:人类的弱点,显示器的俘虏

  • 长期低头写代码,颈椎曲度比股市走势还刺激
  • 转头时能听到"咔咔"声,像生锈的机器人
  • 按摩师说我肩膀硬得像"代码里的硬编码"

(2)手腕:从灵活敲键盘到酸痛点外卖

  • 右手腕得了腱鞘炎,左手腕因为频繁滑动手机也不行了
  • 现在刷短视频都改用语音控制:"小爱同学,下一条"

(3)腰椎:久坐的代价

  • 体检报告说我的腰椎间盘"轻微突出"
  • 医生建议多运动,但我连起身接水都觉得是"剧烈运动"

(4)眼睛:从5.0到"散光+干眼症"

  • 每天盯着屏幕12小时,眼睛干得能摩擦起火
  • 滴眼药水像给沙漠浇水,瞬间吸收,毫无痕迹

3. 我的居家办公装备进化史

第一阶段:将就主义(省钱版)

  • 餐桌当办公桌
  • 枕头当腰靠
  • 外接键盘?不存在的,笔记本自带键盘搓到冒火星

第二阶段:轻度觉醒(知乎种草版)

  • 买了个人体工学椅(山寨版)
  • 配了个机械键盘(然后邻居投诉我深夜"哒哒哒")
  • 显示器支架(但依然低头看屏幕)

第三阶段:求生欲爆发(医院警告版)

  • 电动升降桌(站坐交替,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坐着)
  • 真正的Ergonomic椅子(花了我半个月收入)
  • 护眼显示器+防蓝光眼镜(但熬夜习惯没改)

结论:装备救不了懒人,自律才是终极解决方案。
(但我选择继续买装备)


4. 如何避免成为"代码写得好,体检报告吓死人"的选手?

(1)定时强制休息

  • 番茄钟法(25分钟工作,5分钟活动)
  • 但实际情况:

    • "等我把这个bug修完" → 2小时过去了
    • "再写一会儿就休息" → 天亮了

(2)居家也要有"通勤仪式感"

  • 早上"上班":换掉睡衣,假装出门(哪怕只是走到阳台)
  • 晚上"下班":关电脑,物理上离开工作区(否则你会忍不住再"看一眼")

(3)运动?从微习惯开始

  • 每天做2分钟拉伸(总比完全不动强)
  • 接水时多走两步(别一次接满,逼自己多起身)
  • 站着开会(虽然大概率还是会坐下)

(4)终极解决方案——找个办公室

  • 没错,远程三年后,我反而开始怀念办公室
  • 至少有人提醒你:"喂,你午睡打呼了"

5. 数字游民的终极矛盾

我们追求的是自由,但最终被自律绑架。
我们逃离了办公室政治,却陷入了自我管理的焦虑
我们以为能掌控时间,结果时间把我们按在地上摩擦。

但即使如此——
明天,我依然会选择穿着睡衣,喝着咖啡,在键盘上敲出属于我的数字人生。

(然后默默预约了明天的推拿)


(完)


下一篇预告

《从“Hello World”到“WTF is this bug”》

  • 每个程序员都经历过的崩溃瞬间
  • 如何从"新手村"升级到"bug猎人"
  • 那些年,我们和IDE的爱恨情仇

(想看扣3,我看看有多少同病相怜的码农 🥲)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 0 分享 收藏
评论 抢沙发
OωO
取消